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】 發布日期:111-11-14
比起「小學伴學習意願提升」,我覺得這段故事分享,會更著力於學習動機的變化,看待生命、世界的眼光之轉變。
我重視「陪伴品質」大過「預期進度」,我很喜歡將課程所談論內容,扣回小學伴的生活,藉此引發小學伴更深度的思考與表達。
在職人書寫專題的「司機」主題課程裡,讀到〈住在貨櫃屋的一家人〉這篇故事,我們倆被深深觸動,小學伴無論是回答文本內容的問題,還是向外延伸出的生活討論,自我覺察與省思皆更為深入、深刻!不僅在題目練習上回答問題更具體,在文本應答上也更細膩。除了感受,當我追問,小學伴是可以在短暫思考後,說出為什麼有這些感受、想法,而不是空洞的、隨意的回應。
此外,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,我發現小學伴的想法經常會圍繞著一個主題。比如說,問她讀完文章的感想為何?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「施比受更有福」她認為能幫就幫,幫忙很重要!我又問她:「妳覺得妳會是怎樣的司機?」她說她應是很樂意幫忙他人的司機。當天小學伴有很多回答都扣合著「幫忙」,非常可愛!
那堂課印象最深刻的是,我在聽她一再提到「幫忙」後,我好奇地問「那此刻的我們,在生活中可以幫誰?幫什麼忙?」她低頭半晌,猛抬頭地說「賣瓶子給收回收的叔叔阿姨」。
因為她常說,她的生活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,每天就是在家或學校,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。所以,我蠻期待藉由課程、對話中,讓她能回歸生活,體察日常。從這堂課中,似乎看見改變正在發生,更多的美好即將浮現!
畢竟,生活從來不缺乏美好的事物,只是缺少發現。小學伴是一位溫暖細膩的女孩,希望能陪伴她以更開闊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,看見更多美好!除了外在世界,願我們都能看見周遭如璀璨珠寶等光彩鮮明的事物,以及自信的自己,創造絢麗多彩的人生!
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】 發布日期:111-11-18
與小學伴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期初訪視時和學習端老師談話時,看到小學伴瞪大眼睛的看著我們,那時,我感覺得出來他一定是位活潑的孩子。不出所料,第一堂課進來他就興奮地和我聊天、分享自己打獵、比賽、感情等等生活上的細節。從他的談話中,我能感受他對任何事情的自信,不論是排球、柔道、課業他都會回我一句:「簡單啦!」不過,在小學伴自信滿滿的背後,我發現他的數學程度真的比不上同齡的同學,甚至有一段不小的差距,感覺得出來他曾經放棄一段時間。
回想我在國中高中時,數學也曾經因為落後幾個單元、想認真卻又不知道從何學起,所以選擇放棄,所以我深深理解小學伴的感覺和放棄的原因。因此,我在教學時特別有耐心,也選擇適合他程度的國小教材,我知道他現在需要的不是一位數學很厲害的老師,而是需要願意陪著他一步一步慢慢來的學伴。哪怕是很簡單的簡分數、代分數觀念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並且講很多次他才能理解,不過在他發出「哦~我懂了欸!」並且瞪大自己眼睛的表情時,我就覺得值得了。從一開始會分心玩手機、覺得上課很無聊,到現在總是能全神貫注的學習,我們也是花了一段時間走過來。或許是經過我嚴肅地和他說話、或許是他覺得自己該好好學習了、亦或者是他感受到我的用心,不論是什麼原因,他現在只要我放數學題目,就會主動嘗試,就算是不會的觀念也會努力過後詢問我作法。短短幾週,已經能看到他積極學習的成長,我非常欣慰。
在一次上課中,小學伴直接稱我為「外勞」,我當下沒有直接往心裡去,而是嚴肅的告訴他這樣說很不禮貌,我不喜歡他這麼做,希望在我尊重他的同時,他能夠學會尊重我。我希望帶給小學伴的不只是數學的知識,畢竟90分鐘的課堂能學習的有限,不過待人處事的道理和生活上的品德才是他真正能帶著走、一輩子受用。十週的課程有限,不過我相信經過彼此陪伴的過程,我們的生命能夠影響、照亮彼此,一同成長、進步。
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】 發布日期:111-11-26
每一段相遇,都是帶著累世的祝福。如果說忙碌的日常中,需要有能夠抒壓的樹洞,那無疑就是每週四晚上上小比的課。一年前,因緣際會下到仁愛國小辦營隊,那時的我是第一次見到小比,小比用他大大的眼睛盯著我,這眼神的交流,彷彿為接下來的緣分埋下了伏筆。
營隊過程當中,小比和我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,他常常利用空檔的時間跑到我身邊來和我聊天,分享他的心情,也會拿著午餐到我的身邊跟我一起吃,真的很幸運可以被小比這樣在乎著。營隊結束前,小比跑到我身邊,偷偷地問我:「哥哥,你可以當我的大學伴嗎?」聽到的當下心都要融化了,我何德何能能夠被放在小比的心中期待著呢?所以我也點點頭,答應他我會接下他的,希望能延續在營隊的緣分,讓兩人繼續成為彼此生命中的祝福。
時光飛逝,這學期已經是陪伴小比的第二個學期了,每週四上課,小比總是相當非常有精神的和我打招呼,大聲的跟我說:「哥哥晚安!」,為夜晚開啟美好的序幕。這學期幫小比開設「樂府詩選讀」的課程,與上學期的「王孟詩」課程相比,小比的文言文解讀能力進步了許多,且更越來越能夠精準的判斷字義、句義,令人感動,希望經過這幾個學期的課程,可以讓小比越來越習慣文言文的閱讀,而對於國中之後的國文學習有所助益。
此外,還記得有一次上課,進行生活分享時,我放了前一天晚上和朋友去吃飯的照片,隨口說了一句:「肚子好餓,今天還沒吃飯!」沒想到竟然被小比唸,他很認真地看著鏡頭跟我說:「幹嘛不吃飯?還是要好好吃飯吧,身體要顧好啦!」聽到的當下眼眶馬上泛淚,能被小朋友這樣關心著,真的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,也是忙碌生活中的小確幸。這學期的小比也成熟了許多,而且因為已經是學伴計畫的舊生了,所以感覺的到小比很用心的在帶領這學期新加入的學弟妹們,令人感動,這表示小比真的很在乎這個計畫,也希望可以把他這份對於計畫的投入與用心傳承給學弟妹,讓這份愛與感動繼續盤旋在仁愛的山頭,而我也會繼續努力,好好地陪伴小比到六年級畢業,一起在文學的世界遨遊,御光前行。
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】 發布日期:111-04-30
這是我和我的小寶貝的第六個學期,但也是最後一個學期了。
從剛開始的生疏、不熟悉,每次我問她問題時,她永遠都回答我三個字:「不知道。」直到現在每一次上課,總是搶著要跟我分享她的日常生活,每一次上課總有聊不完的話題,總覺得上課時間都不夠用,每次上課總是興奮的開頭,但又不捨的結束。
從小寶貝四年級剛進學伴計畫,剛好當時我也是剛進學伴的菜鳥,於是我們倆一路從當時搭檔到現在。歷經了六個學期的相處,所培養的默契當然不在話下,更是有不少朋友、師長們都覺得我們長的愈來愈像!
每次上課,我們總是有講不完的話題、聊不完的天。但,還記得有一堂課,小寶貝突然不發一語、沉默了很久,每當看到小寶貝欲言又止時,我就知道她有心事要跟我說了,但我也不會催她或是要求她一定要馬上講出來告訴我,因為我知道她正在準備、準備開口將自己的內心話說出來,而我一直也都知道,她已經準備好勇敢了。
「姐姐,如果我之後去國中,同學知道我是原住民的話,會不會被歧視?」沉默了好久的小寶貝,終於開口問了我這句話,原本就知道小寶貝對於國中的期待與害怕,但聽到這個問題時,心裡還是揪了一下。此外,小寶貝也跟我講到之前她們去外面表演時,聽到其他人對於她們是「原住民」所歧視的話語。她說她聽到之後覺得很難過,一臉受傷的問我「難道我們是原住民,錯了嗎?」那堂課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在跟小寶貝聊聊、開導她,並且也跟她說「我每次相見歡時,看到妳們穿著族服、跳族舞的畫面都覺得很感動,那時候我總覺得妳們每一個小孩就是閃閃發亮的一顆星星,獨一無二又無可取代。我很羨慕妳們,擁有自己的文化、族服、語言,那是我們想要也得不到的東西呀。是專屬於你們賽德克族的,不是別人想要就能有的」其實跟小寶貝聊聊的過程中,有好幾度我差點講到哭出來、情緒差點崩掉,實在很心疼小寶貝所遭受這些不成熟又痛心地對待,不過換個角度想,這或許也是她成長過程中所要面臨的一部分,但真的很心疼啊。
無法想像帶了三年的小寶貝,轉眼間她竟然要畢業了。總是比她還不會面對離別的我,每一次跟她說再見的時候我都會默默地偷哭,而她也都會過來很用力的抱緊我,抱完之後就瀟灑地轉身再也不回頭。我想這也是她的一種道別方式吧,總是會假裝瀟灑、不在乎,來掩飾她的不安。之後再默默傳訊息跟我說「姐姐你剛剛偷哭嗎?」總是用各種暖心的小舉動來關心著我,每次小寶貝都會跟我說「謝謝我是她的姐姐,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擔任了很重要的夥伴」其實我才想跟小寶貝說謝謝,謝謝我第一個帶的小學伴是妳,從她的小四到小六;從我的大一到大三。親愛的小寶貝,願妳勇敢地長大、盡情地享受這世界的美好與不美好,無論如何,妳永遠都是我的小寶貝,姐姐愛妳。
在求學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自己不喜歡或不拿手的科目。對我的小學伴來說,這個科目就是數學了。起初看到小學伴不喜歡數學,我就設定了一個目標,就是要在這十週讓小學伴喜歡上數學。但是這個目標遠比想像中的難達成,為了能夠讓小學伴喜歡數學,我想了很多方法來引起小學伴對數學的好奇心,包含講數學故事、將數學題目出的有趣一點、玩跟數字有關的遊戲等等,但是始終看不到很大的變化。正當我困擾要怎麼辦時,突然想到「學伴學伴,且學且伴」這句話,我就想如果從學習的角度不行的話,何不利用陪伴的方式呢?畢竟要我在短時間內喜歡上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,實在是有難度。於是我試著將數學課程的教學難度降低,並且抓住小學伴偶爾透露出的他喜歡的東西,盡量讓每一週的學伴時間,不要像是另一堂學校的數學課,而是一段互相陪伴的共同時光,也放棄了原本十週這個時間限制,將喜歡上數學這個目標拉的長遠一點。最後,小學伴在回答問題的聲音,越來越有朝氣,感覺得出來對於數學漸漸得有了一點興趣,學習端的老師也留言告訴我,小學伴對於數學的興趣慢慢提高了。後來面對稍微有難度的的題目,也會先試著去解題,而不像以前愣在螢幕前。有時候不要急於看見成效,或許換個道路走走看,才會發現通往目的的捷徑,這就是我在這十週學伴課程中,所學到的一課。
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】 發布日期:110-12-20
聽了這句話四個學期,代表也已經帶了同一個小學伴第五個學期。
在這兩年半的時間裡,我看到的是從初次見面的陌生感,到關係建立中所感受到的焦慮感,最後是透過長時間的陪伴與相處,培養出令人捨不得離別的深厚情誼。
從來都沒有想過能親眼見證小學伴的成長歷程,我覺得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。
印象很深刻,有一次的課堂中,小學伴算完題目之後,為了瞭解他是否有理解,當下立刻想了一個題目再給小學伴練習,在思考怎麼設計題目會讓小學伴比較好算時,小學伴突然說了一句:「姐姐,出題目是不是比算題目難啊?」
僅僅一個問句,我覺得他有觀察到我的狀態,比起好奇,同時也是一種關心。
這學期看到小學伴最不一樣的地方是,多了主動性、在課堂的結束會主動說謝謝、會主動好奇跟提問、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還記得一開始帶小學伴數學的時候,對於他不願意表達計算的想法,以及課堂上的表現,在相見歡或是例會,常常需要跟主任或是小組長討論,但到現在聽到主任跟小組長的回饋,「哦他很ok啊,沒什麼問題!」,除了覺得很感動之外,也看到自己的付出都是有意義的。
曾經好幾個學期都很掙扎,忙碌的生活讓我猶豫還要不要繼續留在計劃裡,但現在想想,好像沒有什麼值得猶豫的,畢竟我在做的是一件對的事情!
即使只有一點點,我希望能在小學伴的生命中留下好的影響,同時,小學伴在我生命中,也讓我有好多的成長與學習。